电子请帖邀请函在线制作
冬至和立冬的区别

冬至和立冬的区别

时间含义不同

立冬

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;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7-8日之间,即太阳位于黄经225°。此时,地球位于赤纬-16°19,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°47。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

立冬期间,汉族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,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。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。冬是终了的意思,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,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。

冬至

又名一阳生,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,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。

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21~23日之间。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

气候特征不同

立冬

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,按照气候学划分,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。立冬时节,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,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,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,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,但气温逐渐下降。在晴朗无风之时,常会出现风和日丽、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。

冬至

从气候上看,冬至期间,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,南方地区也只有68左右。另外,冬至开始数九,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。关于数九,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,一九、二九不出手,三九、四九冰上走,五九、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不过,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,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,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,真可谓秋去春平,全年无冬。

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>>